翻开历史的长卷,细数甘氏的历历过往,从先祖到吾辈,千年风云变幻,不论哪一朝哪一代,我甘氏家族都不乏名将才子,国之栋梁。
在明嘉靖年间,有一位后世人评价“位极人臣、全节完名“的甘尚书,今天让我们去聆听他的人生传奇故事。
富顺,被誉为“才子之乡”。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富顺才子”,他就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的甘为霖,“甘尚书”的故事在富顺老百姓中更是传为佳话。
明嘉靖二年中进士为官清廉为学精到
甘氏族谱记载,甘为霖是甘氏家族从苏州入川的第六代,其祖父甘敬修就为科举进士,官至刑部侍郎,甘敬修为官清廉,退休后,还回到富顺办学堂,因此,甘为霖也深受其影响,立志发奋读书,于明嘉靖二年(公元年)考中进士。
甘为霖生性孝友,敦厚诚笃,为学精到,广闻博识。曾历任华州(陕西渭南)、澧州(湖南常德)州牧,居官有道。内调任刑部员外后,工部尚书刘磷重其才,推荐为工部郎中。不久,升任太仆寺少卿、工部左侍郎、进位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甘为霖为官一直清廉自持,不畏权势,又办事精到、省烦废杂,故深得世宗信任,眷顾甚隆。工部尚书主要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因此,甘为霖在位期间,负责过多处土木工程,“其中,北京地坛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甘居才介绍说。
甘为霖去世后,嘉靖皇帝就在御赐祭文中写道:“卿出逄熙运、早援简知、强国远猷、悉心展布、运轮大木、宿弊顿祛、计处工种、节省资费、竭忠尽瘁、功在皇家。”
触动权贵被罢官后官复原职委以重任
虽然考取功名之路顺利,但甘尚书的官运之路并不平坦。因受武定侯郭勋参奏,不久便被罢官。
而“挟恩宠,揽朝权,擅作威福,网利虐民”的郭勋于嘉靖二十年被关入大牢,次年死于狱中。因此,甘为霖才得以官复原职,并被嘉靖皇帝封为太子太保(正一品衔),负责教习太子,足见皇帝对其重任。
甘尚书既有地方工作经验,又熟悉司法、水利、外交等工作,因此再度上任的他把皇帝交办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甘为霖学养深厚,创作有不少诗文及书法作品,“我们甘氏族谱仅收集到他创作的十二首诗歌,”甘居才告诉记者,在《富顺古诗三百首》中就收录了甘为霖十首诗。
在甘为霖作品中,尤以《旧石叹》碑广为流传,该碑为明代石碑,由汉白玉石料镌成,碑首云纹。明嘉靖十五年,工部尚书甘为霖为修皇家庙宇和修缮皇陵,到怀柔督运采石,偶过奉圣寺,触景感怀赋《旧石叹》,书于奉圣寺。该碑于年迁至北京红螺寺,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致仕回乡去世获皇帝三道御笔祭文
甘为霖为官多年,其间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明朝著名权臣——严嵩。由于与严嵩执政理念不同,两人水火不容,年嘉靖皇帝任命严嵩为太子少保,甘尚书向嘉靖皇帝陈情养母,提出致仕回家尽孝,并获批准。
据甘居才介绍,回到富顺的甘尚书,曾在富顺县南门修建“朝圣楼”,上设嘉靖皇帝牌位,每日朝拜。同时,甘尚书还修建了“甘氏总祠”,位于富顺五府山旁简家巷子内,该建筑为三进四合院,上世纪60、70年代曾遭受拆毁,但如今从建筑外观仍能感受到明代建筑特色。“甘氏总祠”前的牌坊曾有一块刻有“圣旨”的石头,目前保存在富顺文庙内。
年有人推荐甘为霖担任司空一职,嘉靖皇帝欣然应允,任命司空的圣旨还在途中,甘尚书却在同年8月去世了。嘉靖皇帝在祭文中这样说:“荐晋司空,顿遂优闲,未几招用……胡遂长逝”。
同年11月,嘉靖皇帝下旨为甘为霖修墓,碑文是嘉靖皇帝的三道御笔祭文,另外还有石人、石马等雕刻陈列于墓前,被损毁后如今只留下少许残片。甘居才说,嘉靖皇帝还赐与甘尚书父亲汉白玉墓碑,上盘双龙,“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曾亲眼见到墓碑上的绝大多数文字,现在碑亭已损毁,墓碑处于露天,也一年比一年风化严重。
寻根问祖甘氏后人传承家风家训
甘为霖的父亲甘泽生前常说:“山可樵、水可饮、田可耕、书可读、子可教”,故别号“可庄”,他的这一席话被富顺甘氏一脉作为世代家训。“
在甘氏家族中,大家还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帮扶家族中的困难家庭,这也是对家族家风家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