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镇宋代史学世家的开创者

北京皮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1252.html

作者简介:刘建斌,年出生,四川富顺县赵化镇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富顺县作协副主席,《富顺文学》编辑,出版有散文集《十年书》一部。

原标题范镇:宋代史学世家的开创者

刘建斌/文

成都范氏家族是宋代少有的史学世家,在四川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开创者范镇更是集史学、儒学之大成,苏轼将范镇与司马光相提并论,盛赞为:“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其议论可否足以荣辱天下”。

范镇(年-年),字景仁,成都华阳人。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范镇是由两个兄长教育培养长大的。及长,师从于“平生嗜好一寓之坟史”的成都路提刑李定,奠定了坚实的史学基础,又遍访名师,学业初成。18岁时,范镇巧遇成都知府薛奎,薛奎赏识其才,惊谓“此乃庙堂之人也”,遂聘至官舍为子弟讲学授课。后来薛奎还朝,随带范镇入京,欣然向人夸示在蜀中“得一伟人”,并预言范镇“将以文学名世”。果然范镇赋诗论文,很快蜚声京华。被评为像司马相如、陈子昂那样一出剑门即表仪一代,领袖百家的人物。当时京都有宋庠、宋祁两兄弟,在文坛上很有地位,他俩读到范镇的文章,非常钦慕,自叹弗如,并与之定为布衣之交。宋氏为史学世家,范镇与他们过从甚密,自然获益良多。

宋仁宗宝元元年(年),31岁的范镇举进士第一(即状元)。礼部奏为头名,因为他不愿意在唱名时首先站出来,欢欣雀跃,陈述自己是状元,有煞“风景”,仅授新安主簿,继升东监直讲。数年后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后为翰林学士。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范镇死后谥号忠文,赠右金紫光禄大夫。

宦海浮沉,在当时是范镇的常态,几起几落间,他不经意间就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一生三入翰林,四知贡举。以文著名,精通音律,修订宋乐。无论是在位高权重之日,还是在黯然致仕之时,他都秉承着一贯的高处着眼,大处着力的作风。同时,范镇与司马光、苏轼等人保持了一生的友谊,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着对方的政治抱负、道德品行和兴趣爱好。尤其是苏轼,每走到一个人生低谷的时候,总有范镇义薄云天的事例出现。

庆历5年(年)闰5月,经宋祁推荐,范镇入书局为“编修《唐书》官”,开始了生平最重要的修史活动。范镇随宋祁入局修书,一干就是17年,参与了修书的全过程。范镇一生著述颇丰,我们姑且略去他的文学作品,单看他参与编修的史学著作,就有《新唐书》、《仁宗实录》、《起居注》、《玉牒》、《日历》、《类篇》,可谓著作等身矣。

令范镇最为自豪的,并非其道德文章被天下士人当作模板,也不是仕途上屡屡闪现的高光时刻,更不是相互唱和的全是名士大儒,而是他所精心调教的从孙(侄孙)范祖禹可堪大用,在史学的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

范祖禹自幼父母双亡,被叔祖父范镇收养。或许是范镇本人也有幼年丧父的经历,他对范祖禹特别上心。范祖禹在范镇的引领下,刻苦学习,进步神速。范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说:“此儿,天下士也”。由于司马光与范镇私交甚密,所以司马光在范祖禹还未中举的时候,就已经对范祖禹有很深刻的了解。每当司马光遇到什么事情不能决断,不论大小,都要征求一下这个后生末学的意见。后来司马光在新旧党争中落败,组织团队专心编修《资治通鉴》,他很自然就想到了青年才俊范祖禹。

范祖禹果然没有让司马光失望,他负责编写《资治通鉴》中史料最为繁杂的唐代及五代十国部分,历时15年,终于大功告成。其实,在这15个寒来暑往冬去春回中,范祖禹超额完成了修史任务。他在编纂《资治通鉴》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写成了《唐鉴》12卷,《帝学》8卷,《仁皇政典》6卷。宋高宗读《唐鉴》后,夸赞道:“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司马光对范祖禹的夸赞就更为具体,他说:“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如不能言;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如无所有;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如不胜衣,君子人也”。

从司马光对范祖禹的夸赞中,我们完全可以读到范镇的影子。换言之,范祖禹的品行,其实也是他的叔祖父范镇的品行,没有范镇的率先垂范,就没有范祖禹的史学成就,更没有中国史学界“三范修史”的佳话。

所谓“三范修史”,是指在范镇、范祖禹之后,范祖禹的长子范冲,承继了祖上的衣钵,进士及第后初为小吏,后作史官,再作帝师。范冲先后主编了《神宗实录》和《哲宗实录》。

在范冲之前,《神宗实录》已经纂修过两回。第一次纂修是元佑年间,吕大防、范祖禹、黄庭坚等人修成了《神宗实录》,书中极力诋毁王安石倡导的熙丰新法,因该书全为墨字,史称“墨本”;第二次修撰是绍圣年间,王安石女婿蔡卞重修《神宗实录》,书中论述大多引用王安石的《日录》,极力颂扬王安石改革变法,书中凡删除修改皆用朱笔,史称“朱本”。到了绍兴四年(年),宋高宗认为蔡卞所修《神宗实录》与史实多有违背,不足以采信传世,他指名道姓地让范冲予以重修。范冲一开始推辞不就,怕引来误会和纷争。宋高宗再三说明,并明确宰相赵鼎(范冲的儿女亲家)为监修,范冲为修撰,并提出将自己要求修史的“圣语”记录下来,附于篇尾,以正视听。

范冲在修《神宗实录》时,为体现客观公正,专门撰著了《神宗实录考异》5卷,“旧文以墨书,删去者以黄书,新修者以朱书”,这样一来,删改增添的内容,皆可查证对比,世人皆服,称其为“朱墨史”。

范冲的道德品行与其先祖范镇如出一辙。宋室南渡后,司马光家属一直由范冲赡养和抚育。宋建炎四年(年),儿女亲家赵鼎被贬,范冲受到牵连而被夺职,8年后朝廷启用范冲为婺州知州,范冲因姻亲赵鼎位居宰相,再度避嫌谦让。

从范镇肇始,范氏家族为两宋王朝三代修史,世所难见。他们所编修的史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考究严谨,论证科学,评价中肯。之所以能够作到这一点,还是与这个家族一脉相承的道德品行、学识修养密不可分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