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刘光第(-),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赵化镇,清末维新派著名爱国诗人,“戊戌六君子”之一。
刘光第
刘光第少时家贫,父亲早逝,在母亲严厉督促下发奋读书。光绪四年(),参加县试获第一名,继而游学成都锦江书院。光绪八年(),参加乡试中举,是年冬北上应会试。光绪九年()四月,试礼部得中贡士,再应殿试名列二甲第八十八名,朝考后授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维新失败后被捕,刘光第与谭嗣同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刘光第遇害后,其灵柩葬于家乡赵化镇外罗汉寺旁,后迁葬于县城西湖旁五府山烈士陵园后山。遗著有《衷圣斋文集》《介文堂诗集》。
刘光第的成就,得于先祖的遗训传承,成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更在于自身的立德修身与奋发有为。
先祖佳声传后世
南宋末年,为避战乱,刘光第的祖先由中原移居南方,最后定居福建武平县一个叫湘坑湖的地方,属名副其实的“客家人”。由于“忠于宋,耻仕元”,刘氏家族在整个元代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
康熙年间,刘光第十八世祖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移居四川富顺。至刘光第曾祖父刘祖湖时,最终定居赵化镇。刘祖湖性情刚烈,疾恶如仇,对后辈要求甚严,这一性情传至刘光第父辈,尤以其伯父刘宗汇最为明显。刘宗汇心怀大志,常做一些“趋义嗜善”之举,刘宗汇时常对刘光第进行家族史和忆苦思甜教育,唤起刘光第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刘光第日后有报效国家的思想,与他幼年所受“思欲为世有用,显扬先人”的教育不无关系。
母亲督促终成才
同治十一年()夏,刘光第父亲刘宗准病逝,家庭重担全部落在母亲王氏肩上。家境贫困,然而,刘光第并不以贫废读,正如其母所言:“刘氏忠厚之日久矣,今家门当否塞,是儿颇不恶,不读书发名,其曷承先志哉?儿父在日命之矣。”刘光第身上负载着先人的夙愿,负载着家庭寄予他的希望,其诗作《见月》“举杯向青天,爽然歌水调。琼楼玉宇可胜寒,愿登天上宫阙一凭眺。”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理想。
刘光第17岁时,“家益窘,先妣于是半年病,屡濒于危”。亲戚劝王氏让刘光第弃学经商,王氏婉言辞谢,决心坚持让儿子读书考取功名。到最艰难的时候,王氏“卖屋而买书焉”,全力支持刘光第读书。刘光第没有辜负母亲期望,光绪九年()中进士,授职刑部主事。王氏的执着为旧社会贫困家庭教育子女考取功名树立了典范。更为重要的是,她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刘光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严以修身终成大器
刘光第广泛涉览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努力吸收儒家学派的思想精华。他主张“独善其身”“兼善他人”,但并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他以比较开放的心态面对新文化的冲击,接受新思想的营养,在政治上主张“明君贤臣治天下”,在经济上力倡“以农为本均贫富”。这种与时俱进的心态,使刘光第在历史潮流面前永不落伍。
刘光第书法(四川省方志馆珍藏)
刘光第任职刑部广西司候补主事后,由于只是一个六品京官,家境十分清贫。晚清的官场极其腐败,贪污成风,贿赂成俗。处在这样的官场环境中,刘光第仍安于清贫,洁身自好,始终践行“勤、清、慎”的家族传承之风。“一布袍服十年不易”,孩子也“敝衣破裤,若乞人子”。对于分外之财,丝毫不取。正是有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当国家面临内困外辱时,刘光第挺身而出,冒险给光绪皇帝上书,提出4条救国之策。后来他又义无反顾投身戊戌变法运动,终为维新变法事业英勇献身,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来源:人民家风网)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