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美如画,农民早稻收割忙。走进富顺县稻粱核心区代寺镇,金色稻浪翻滚,丰收的喜悦随着稻香蔓延。为缓解农民夏收忙、用工难问题,针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代寺镇用好用活五大“法宝”,保障疫情下早稻收割跨区安全作业。
用好“统筹”法宝,成立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农机跨区作业人员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安全生产组、纠纷调解组、后勤保障组、舆情处置组等6个小组。抽调30余名镇村干部协作开展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发力,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生产需要大局出发,搞好服务,做好保障,快速有效化解2起矛盾纠纷事件,确保农机工作有组织、有秩序。
抓实“管理”法宝,建立工作登记台账。值班组会同镇级部门、派出所、社区干部等5人一组坚持每日一巡,实行台账管理,查验核酸证明和跨区作业证,对行程路线、疫苗接种、人员身份、车辆信息等登记造册。目前,累计开展巡查36次,已有台收割机、名农机手、名随从人员建档入册。
紧盯“责任”法宝,签订防疫承诺书。与农机手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自身防范意识。执行外出作业佩戴口罩、每日监测体温工作机制,做到勤洗手、常换衣、勤消毒、不扎堆。对出现身体异常的农机手,及时联系镇疫情防控组,按照防控要求进行管控处置,协调统筹安排农机跨区作业。累计签订承诺书余份,完成核酸检测余人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抓牢“制度”法宝,颁发专项工作证。对建档查验合格的农机手统一编号,印制临时“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工作证”,累计发放46张工作证,便于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农机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建立近40个网格系统,由村(社区)组干部分片包干,做好作业农机登记和证件检查工作,杜绝无证作业情况发生,确保跨区作业安全高效。
盘活“服务”法宝,优化跨区作业环境。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2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服务农机手,着力解决跨区作业农机手不熟悉本地情况、生活条件不便等问题。提供临时安全车位20个,协调开放卫生间10处,协商提供自来用水15处,延长路灯亮灯时间1小时,增设垃圾桶10个,宣传防疫知识、安全用火、科学操作、保护环境等10余次。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健全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机制,营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良好防疫工作环境。
“代寺镇位于富顺县东大门,西靠骑龙镇、龙万乡,南接古佛镇、童寺镇,北抵隆昌市响石镇。针对每年大量外地农机跨区作业人员集中前往本地及周边承接水稻收割这一实际,我们从提供保障、确保安全、维护秩序等方面规范管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机跨区作业,确保夏粮丰收颗粒归仓。”代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漆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