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简要病史
患者为中年男性,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既往有三次置管史,评估患者双上臂血管,最佳穿刺血管位置在右上肢靠近腋窝处,按照ZIM分区法在此处穿刺将增加感染风险、也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那怎么办呢?
通过静疗团队会诊后,决定采用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这一项新技术,那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并通过业务查房形式进行全院示范。
什么是改良型隧道式PICC呢?
这就是两种置管技术的区别
隧道式PICC是什么?
隧道式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新技术,与常规PICC的区别是通过建立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更适宜、更有利的位置,但目前进行传统的隧道式PICC置管操作需专用隧道针,目前市场价格在+左右。
市一院静疗团队通过头脑风暴法,研究出不使用隧道针的前提下进行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这样既不给患者增加任何费用,也同样可以进行这一项操作,并且有疼痛感低、术后穿刺点伤口愈合快这一优势。
下面就来看看静疗团队隧道式PICC业务查房场景
静疗专科护士张小燕(主管护师)进行业务查房(病史汇报)
静疗专科护士陈凯(主管护师)进行
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联合ECG导管定位新技术讲解
ICU静疗专科护士陈凯主管护师为患者进行操作
(穿刺前再次评估并确定穿刺部位血管及隧道建立长度)
操作过程中
那两种隧道式建立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两种隧道的建立不同方式,直接上图展示吧:
传统式隧道式PICC建立隧道
(此图就是要多花费+的专用隧道针)
改良型隧道式PICC建立隧道
两种隧道式PICC置管后48h穿刺处皮肤的对比情况
护理部质控老师及部分静疗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查房。最后,参加人员对此次隧道式PICC置管新技术操作进行了热烈讨论,静疗负责人内大科护士长梁玉芬主任护师对此次查房进行点评,首先感谢重症医学科承担此次任务,充分肯定此次业务查房圆满成功,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我院作为全省首批八家静疗护理工作室之一,年开展全省首例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可为疑难血管患者提供更好的置管方法,医院静疗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于年12月1日开展全省首例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联合ECG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由陈凯主管护师、熊万红主管护师完成)。目前该技术已运用到成人及儿童、上肢静脉及下肢静脉、单腔导管及双腔导管安置,已成功安置数例。在不增加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一“管”到底,“管”尽其用。
开展儿童下肢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
静疗团队简介医院作为全省首批静疗专业工作室,有静疗专科护士33名,获自贡市卫健委静疗相关新技术三等奖两项。目前开展的静疗技术有: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上、下肢)、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置管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置管术、新生儿PICC置管术、ECG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改良型无创扩皮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改良型隧道式PICC置管联合ECG技术、医护合作开展手臂港,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门诊、静疗延续护理服务等,医院静疗业务会诊,医院、医院医院开展PICC置管及疑难PICC置管会诊,其中改良型无创送鞘医院医院得到应用推广。
供稿:梁玉芬、陈凯
编辑:刘文莉
审核:廖常菊、张翠翠、江琴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