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沽酒客按:我不是什么官方认证的推荐“官”哈,这种没皮没脸的行为你就多担待。这个“官”也打了引号,没有名也没有利。江阳沽酒客里的“客”是向伟大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先生的致敬,也想同他老人家一样,做一些有意义,又远离纷争的事情。徐霞客先生做到了,而且条件还不是很好的古代,无论交通还是经济,我现在虽然经济可能还比不上徐大人,但是交通比他那个年代好太多,那么就继续做吧。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系列是川南自贡篇系列。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自贡就算不是中国最有味道的城市,也绝对是中国味道非常敏感的城市。因为老天爷的眷顾,这里自古有出盐巴。聪明勤劳的自贡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开采利用,造就了盐都的美誉。但是你以为这里只是咸吗?那就肤浅了,自贡也是川南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它保留和活化利用的民俗文旅内容,显然比其他几个城市,要更突出厚重一些。这次我来给你介绍一处它的古镇“狮市古镇”。
自贡话发音比较有特色的,不知道他们读这个古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狮市镇地处自贡市的富顺县,如今这里有狮子滩社区,也被称为狮市古镇。
别小看这个不太知名的地方,它来头可不小,因为它曾经是富顺两千年盐运沿江北上的第一水码头。
数百年来,古镇以水为媒,以柴兴场,以盐兴镇,是古南丝绸东线,依岷、沱二江出川的重要古驿站,是历史上“自贡——邓关——沱江——长江”盐运线路必经之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一部比较有时代特色的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上映,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就是当时的狮市古镇。也是第一次被搬上银幕。那个时候文旅这个词汇还没有出来,而这座有别于江南水乡的川南沿江古镇的景致,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可是人们并不知道,这座清朝康熙三十年建造的古镇,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这之前,它也是热闹的狮子场,因为水聚财气,人丁逐渐兴旺,也使得狮子滩成为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
关于这个地方的得名,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在很久以前的沱江东岸,居住着一个狮群,写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较真的读者会嗤之以鼻,中国汉代以前没有狮子,但是《穆天子传》中记载: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晋代郭璞注解:狻猊,狮子。亦食虎豹。可见当时,人们想象中的狻猊,恰巧与狮子的形象类似,而狮子,并未出现。直到公元87年,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进贡给中国的皇帝,由此开始,狮子才算是正式出现在中国人眼前,《后汉书·西域传》有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也。
但是在当时算是奇珍异兽的狮子,还是不可能在民间四处出现的。但是各位别跟传说较真,要是这样可能《西游记》都没法写了。不过,谁知道历史记载有没有遗漏呢?总之狮市镇的传说就跟它有关。
说回这个狮群,它们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实在受不了,虽然巴蜀比非洲大地的气候好很多,还是想去沱江河中的石滩戏水纳凉,突遇沱江洪水猛涨,狮群瞬间被吞没,只有狮王得以侥幸逃生。
这以后,孤独的狮王不吃不喝,终日蹲在江边哀嚎,最后竟然化作一座山头在江边伫立守望。从此,人们就把江中的险滩叫“狮子滩”,“狮子滩”旁的集市取名“狮市”。显然感觉这个传说有点“望夫石”的味道。
不管怎么样,狮市的来历我们找到民俗的源头。而这里也确实在明清逐渐热闹兴旺起来。
由于自贡的盐业需要靠水运输送,狮市这里就在弹丸之地,享受了一种便捷,你别看,狮市地处沱江边一块面积较小、坡度较大的地块,完全不具备川西古镇那种平坦开敞的地势,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古镇老街全长不到一公里,却呈现出从江边拾级而上直至坡顶的态势。当地人用一句歇后语“从河边上赶狮子滩——步步高升”,来打趣这一特殊的格局。
但因为它过去曾是富顺县城北上成都的捷径之一,如今东与骑龙镇相邻,西与富世、互助镇隔河相望,南倚东湖镇,北连大安区回龙镇。沱江自北向南绕行,成自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彼时,沿江奔走的人们在此歇脚、吃饭、喝茶,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集市。三百多年的发展,除了本地以及外来填川的交融,使得这个小小的场镇,低调古朴却保留着川南古镇的原汁原味。
当然这里的几百年下来,本土和外地迁入的民俗文化痕迹也非常浓厚,相传,狮市历史上建有“三宫五庙”,即天后宫、禹王宫、南华宫,以及川主庙、文昌庙、药王庙、鲁班庙和牛王庙,后来还增建了一座观音阁。如今除了禹王庙被彻底拆毁外,其余8座建筑或多或少尚存遗迹,展现着中国乡土文化建筑的艺术魅力。
遗憾肯定是有的,这也是川南很多古镇的通病和痛点,它们都能去方志和回忆中找到很多曾经的痕迹,但是想要实地体验,又觉得乏善可陈,但是现在还留存的那些,真的就需要保护恢复中,还能起到活化利用的价值,如今这个地方,也进行了一些修缮,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这里还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如:水糖糕糕和狮市豆豉鱼也值得大家来尝试一下。
说实话,狮市镇名气不算大,也并没有被改得面目全非,它依然有可以优化的空间,作为一次川南乡镇之旅,还是会有你不一样的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