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明方刚,曾是一名“打工族”,月薪余元,工作在城市,苦中有乐,忙中有闲,与贫困村的家乡——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可日益渐浓的乡愁让我不安于现状,于是辞工回到了家乡。我通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认为蔬菜是赤水农业的薄弱环节,富顺地处高山,具备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条件,可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右一)明方刚走访贫困户年初,自己出资近20万元成立赤水市旺隆镇云集无公害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富顺村发展社员50多户种植蔬菜。我被社员大会选为理事长,为社员垫支种子、肥料、农药款等生产经费4万元。种植辣椒近亩,按“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模式进行经营,农户收入近40万元,获利18万元,加上人工资等户均增加纯收入余元。这让农民看到了种植蔬菜增收致富的希望,种菜积极性空前高涨。(中)明方刚介绍产业项目在组织农民种植致富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为学习技术,我开始赴各地参观学习,通过各种培训班“充电”,不断自费学习,并把外面学到的先进理念带回家乡,购买科技书籍并成立了图书室。我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解决技术与相关经费,定期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做培训,多次组织农民遵义、湄潭、绥阳、安顺、泸州等地学习参观培训,尽心尽力提高村民技能水平,破解一道道生产难题。年以来,除富顺蔬菜基地外,还发展了多亩白茶(虫茶的生产原料)、绿茶,已初步见到成效。年,我又带领成员发展高山冷水鱼养殖和鱼塘周边的花卉种植多亩,石斛多亩,茶多亩,造竹亩。同时,出资9万多元引进晚秋黄梨3万多株余亩。明方刚规划产业项目争取项目的资金支持,完成村级公路硬化1条4公里,新建2条3.5公里。经过几年的努力,专业合作社社员从当初50多人发展到多人,资产规模达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柳 整理见习编辑段岚茜编辑骆航念编审杨仪韦一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905.html